□ 陳云龍 本報記者 徐文君
白露為霜,入夜微涼。我國北方已進入一年中最燦爛的季節,紅色的堿草與茂密的灌木叢相間,蘆花飄揚,候鳥南遷。
出舒蘭市區,一路向北,半小時后,我們便來到了舒蘭市水曲柳鎮清泉村,繞過村子,驅車上山,目之所及,大片的梨樹、蘋果樹、李子樹和各種果樹,紅彤彤的梨子和蘋果壓彎了枝頭,散發著一陣陣誘人的果香。
四周的山坡全被綠樹覆蓋,耳邊不時傳來鳥鳴聲和叮咚的泉水聲,仿佛置身“桃花源”。
“幾年前,眼前的這片山都是荒山,那會兒我還在外地創業,
雖然收入還可以,但是總覺得這不是我想要的生活,就想回到家鄉干點事?!焙訙仙鷳B園主程佰超說。
程佰超說,2013年我流轉了330畝荒坡,開荒栽樹,破土修路,說起個中艱辛,這個東北漢子感慨萬千,“干事嘛,總歸不會一帆風順,當你早起推開窗,聽到的是鳥鳴和泉水聲,看到的是滿眼綠色,覺得多少的辛苦都值了,我們做到了把荒山變成了金山銀山?!?/p>
種植園發展至今,帶動20多農戶,直接受益群眾80多人,帶動周邊農民就業20多人。
“我是去年來這打工的,現在是每個月賺3000多元,夠我和老伴花了。這個年紀不離土不離鄉就能賺錢,高興!”村民張文選邊摘果邊說。
“我也數不清這300畝山坡上到底有多少棵果樹。下一步我們計劃引進民宿、果蔬加工項目,給這片大山注入新的活力,打造集觀光、餐飲、住宿、休閑于一體的田園綜合體,實現生態效益、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齊頭并進,實現荒山變果園,果園變景點的愿望,并讓周邊更多人參與進來,致富奔小康!”程佰超指著眼前的大山自豪地說。